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开卷有益 | 2009-12-19

黄河泛滥,官民苦不堪言。顺帝下诏,贾鲁主持治黄;工程浩大,动用民力过度。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

黄河自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决口夺淮之后,泛滥成灾。 仅元代决口就达200余次之多,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给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治理黄河始终是元朝政府的一大问题。

元朝前期和中期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治黄工程。例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黄河在开封、样符、陈留、杞、大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等15处决口。元朝调动了20余万民夫修复了堤防。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五月,黄河又在开封决口,洪水泛滥使太康、通许、杞、陈、颍等州县都受到侵害。尤其自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七月杞县蒲口决堤之后,河南一段的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元朝政府被迫年年征集民夫堵塞决口,加固河堤。为此,在泰定二年(1325年)二月成立了都水监。都水监衙门设在开封,专管治河。同时还规定沿河州、县正官都要兼知河防事,以便协调。

都水监设立之后,黄河仍有几次大的决口。尤其是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先是连降20多天大雨,黄河暴涨,终于在白茅堤(今山东曹县、东明之间)决口,平地水深两丈有余。接着,六月又在金堤决口。洪水向北、向东泛滥于济宁、曹州(今山东荷泽)、东平等将近20个州县,直至安山(今山东梁山北)灌入会通河, 对漕运和两淮盐场构成严重威胁。 次年七月,黄河又在济阴决口,治河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至正八年(1348年)二月,元朝在郓城设立行都水监,任命贾鲁为行都水监太监。贾鲁顺着河道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地形水势,寻找治河的关键所在。他行程数千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方案。贾鲁的方案有两个。第一个方案是加固北面的堤坝,以达到防止决口的目的。这个方案用工较少。第二个方案是一边加固河堤一边疏通河道,以达到将黄河引回故道的目的。这个方案用工浩大。两个方案均被上奏朝廷,但因贾鲁不久被调到中书省担任右司郎中,方案均被搁置。

至正九年(1349年)正月,元朝设立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专管治理黄河。然而,四个月后,白茅河水东灌沛县,呈现出一片汪洋。同年冬,脱脱复任丞相,采纳了贾鲁的第二个方案,并向顺帝推荐了贾鲁。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初四,顺帝下诏任命贾鲁以工部尚书的头衔出任总治河防使,督率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等十三路民工15万人和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市)等处驻军2万人,一同治理黄河。 为了便于治河,同时也为了减少各方面的牵制和阻力,顺帝还授予贾鲁调动一切与治河有关的军民。随机自行处理一切与治河有关事宜的权力。

随后,由贾鲁主持的治黄工程开工。首先集中力量疏浚河道,开凿疏通了从白茅口到杨青村280余里的河道。由于280余里当中开挖新河只有30余里,其余均为疏浚旧河道。 因此,疏浚工程在七月份就完成了。八月,将黄河之水由自茅引至杨青村,注入故道。

黄河复道之后,贾鲁全力以赴地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和加固堤防。在堵塞了专门要加固的地方的缺口之后,贾鲁亲自指挥堵塞主要决口黄陵冈决口(今河南仪封东)。在堵塞黄陵决口时,任用了专门从灵武(今宁夏自治区)调来的西夏人水工和京师附近调来的汉人水工。经过紧张的施工,到九月初缺口只剩下400余步了。 但中流水深三丈有余,再加上秋季雨多,水流湍急,施工极为困难。贾鲁经过周密详尽的计划之后,于九月七日将27艘大船并排连成方舟,舟中装满石块,舟上竖起水帘桅。然后命水工将方舟停在缺口处,一声令下,同时凿沉。岸上民役再投入盛石的竹络和草土,一段新的堤坎被筑成了.沉船筑坝法的成功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到十一月十一日,大坝终于合拢。

贾鲁治河前后花了约170天的时间,动用人力近20万,合计用工约3800万。用中统钞184万余锭,疏浚河道280余里,堵塞大小决口107处,修筑堤坝上自曹县,下至徐州,总计770里。工程之浩大,完工之迅速,均为中国古代治河史上罕见(莫久愚、赵英主编《中国通史图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然而,由于过度动用民力,又适逢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治河大工程开工不久,便爆发了以红巾军为主力和先锋的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廷治黄工程,召集大量民工刚一上马,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借机行事。他们一面加紧宣扬所谓弥勒下生、明王出世; 一面又广布民谣石人一只眼, 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史》卷202《释老志》);并暗中凿刻一个独眼石人, 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的河道上。独眼石人挖出后,河工们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大河南北,人心浮动。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初,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韩咬儿等,聚众3000人于颍州颍上(今安徽颍上),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准备起义。 刘福通等宣称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刘福通自称南宋名将刘光世的后代,应当辅之。韩山童发布文告,称: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称塞北。又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秘阁元龟政要》)。但未料,谋泄,遭地方官军镇压,韩山童被捕杀,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到武安(今江苏徐州)。刘福通等仓促起兵,于五月初,一举攻克颍州(今安徽阜阳)。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红巾军;起义军多为白莲教徒,烧香拜佛,故又称香军。红巾军击败朝廷派来镇压起义的枢密院同知赫厮,图赤所率领的阿速军及各路汉军.接着占领亳州(今安徽亳州)、项城(今河南项城南)、朱皋(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众至10万.江淮各地纷纷起兵响应。

同年夏, 南方白莲教僧人彭莹王及其门徒赵普胜等起兵巢湖。八月,麻城(今湖北麻城)铁工邹普胜、罗田人布贩徐寿辉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发动起义。他们宣称自己的领主是弥勒佛下生,当为世主,攻克蕲水(今湖北蕲春南)。十月,以蕲水为都,建立政权,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徐寿辉称帝,邹普胜为太师。

至正十二年(1352年),定远富豪郭子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起义。朱元璋是郭子兴部亲兵,以战功升为总兵。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升任左副元帅。至正十六年据集庆,号为小明王的韩林儿宋政权任命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左丞相,势力扩展至苏、浙、皖、赣。

其他非红巾军系统的起义军,以方国珍、张士诚两支最为强大。早在至正八年(1348年)春,盐贩方国珍即起义于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聚集数千人,劫夺漕运粮。元廷招降,他屡降屡反。盐贩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18人,招集盐丁,起兵反元,连克兴化、高邮。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自称诚王,国号大周。九月,脱脱总制诸王各爱马(投下)、诸各翼军马,出征高邮,号称百万。高邮正危在旦夕时,脱脱受到中书平章哈林等弹劾,被免职流放,元廷另以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太花等代领其兵。由于临阵易将,指挥失当,官军溃散。

高邮之战使元军元气大伤。北方红巾军从至正十五年(1355年)开始主动出击。二月,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建立了北方红巾军的政权--宋,建元龙凤。韩林儿为帝,又号小明王。从至正十六年起,刘福通分兵出击,三路北伐。东路由毛贵率领,进军山东、河北;西路由李武、崔德率领,自湖北进军陕西; 中路由关先生(即关锋)、破头潘(即潘成)、冯长舅、沙刘二等率领, 于第二年九月,越太行山,进入山西。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毛贵遣其部将王士诚、续继祖等与中路军会合。由于元军在山西、河北的兵力很强,中路军的主力遂转向晋北,使会合计划未能实现。

在三路北伐的同时,刘福通于同年五月,攻占汴梁,定为宋政权都城。红巾军继续攻下了不少州县,势力几乎遍及北中国。但南北两大支红巾军始终各自为战。北方红巾军各路将领也往往各行其是,兵虽盛,威令不行。甚至各部有时又自相攻击,削弱了起义军自己的力量。另外,三路大军北伐分散了兵力,而且孤军深入,得地不守,结果被官军各个击破。

由于三路北伐军相继失利,形势逆转。察罕帖木儿和勃罗帖木儿率领的两支官军对宋政权的包围进一步紧缩。至正十九年八月,汴梁城破,刘福通保护韩林儿冲出重围,逃奔安丰。历时12年之久的红巾军起义失败。

至正十七年,张士诚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已占领濠州的张士诚,乘安丰空虚之机,遣其将吕珍进攻安丰。小明王韩林儿遣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率军救出小明王等,安置在滁州。安丰陷落。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部将廖永忠迎归小明王至应天,途经瓜步,将其沉死。宋政权亡。

南方红巾军天完政权的将领倪文俊率军占领沔阳。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天完政权据汉阳为都,以倪文俊为丞相,改元太平。十九年(1359年),天完政权将领陈友谅夺得军权后自称汉王。次年五月,陈友谅攻占太平(安徽崇左),杀害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

陈友谅杀徐寿辉后,天完陇蜀行右丞相明玉珍在四川重庆称陇蜀王,脱离陈友谅独立。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月,建国号大夏,改元天统,自称皇帝,占据全蜀。

方国珍自至正八年至十四年六年时间,曾三降元朝,并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大批海船,运送张士诚的10余万石粮到元大都,顺帝封他为江浙行省左丞相,赐爵衢国公。

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月,红巾军中路军关先生等克完州(今河北完县)。十月,关先生等进兵大同路、兴和路(今河北张北)。十二月,红巾军攻克上都,将元朝夏都富称塞北的宫阙付之一炬。红巾军接着东向辽阳行省进发,攻克辽阳,击毙懿州路总管吕震,破全宁路(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城)。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红巾军进入高丽。第二年正月,关先生、沙刘二等人在高丽战死,余众在破头潘裨将左李率领下败退辽阳,回师西进,再克全宁路,进逼上都,为勃罗帖木儿击降之。四月,破头潘在辽阳被俘。至此,关先生率领的红巾军全军覆没(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发行版)。

红巾军势力虽已消亡,但越来越庞大的朱元璋起义军将在10年间从江南席卷而来。


微信视频号:清音摆渡 | contact@abcxyz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