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

开卷有益 | 2007-09-07

在中国和世界茶业的史册上,有一个永远放射着光辉的杰出伟人,那就是被后世尊为“茶圣”和“茶神”的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

陆羽是茶学的创立者。但他不仅仅是一位茶学家,在《全唐诗》、《全唐文》和《唐才子传》等许多文化典籍中,都收有他的作品和《传记》;所以,他同时还是一位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不过,他在诗文和史地方面的著作与成就,如同有些古人所说,“他书皆不传,盖为《茶经》所掩”,几乎全部被他茶学和茶业上的突出贡献所淹没了。可能因为这样,所以在我国唐以后的一些文学著作中,虽然一直把陆羽总也列为一位诗人或文学家,但多数都是“有名无实”,一带而过。这一点反映到陆羽的研究上,就出现了专重茶学及其茶业贡献的现象。无疑,对陆羽在茶学和茶业上的贡献, 是主要和需要作重点研究的,但不能局限和停留在这一方面。为了促进我国陆羽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本文特疏简以往对陆羽茶学研究较多的方面,侧重从陆羽的时代环境、思想和社会地位、以及他茶学以外的某些成就,略作分析。

陆羽所处的时代环境

陆羽所处的环境,主要是指对他后来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其情况基本如《新唐书》和他自己所写的“自传”所说: 他是一个弃婴, 为竟陵(今湖北天门)寺僧所收养,及长,不愿学佛,便逃离寺院。他先藏在一个戏班子里学戏,天宝中,一次和一些演员在州衙中演出,他的才能为太守李齐物发现,得助弃伶从学,自此便走上文人的道路。对于这点,过去许多著作和文章中,都有介绍,也无分歧。这就是说,对陆羽早年寄生寺院飘泊为伶的社会生活,是清楚的,这里也不再详细论及。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有疑义和过去未见讨论的问题。

要涉及这个问题,不能不先从陆羽的生卒谈起。关于陆羽的生卒,史籍的记载是不怎样明确的,只是讲“不知所生”、“贞元末卒”。所以,1000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似乎对陆羽的生年死日,谁也没有搞清。一直到1958年,我国已故的著名农史专家万国鼎,他在一篇文章中,才对陆羽的生卒,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万国鼎考证,他认为陆羽“和杜甫差不多同年”(生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804年或稍前”①才死。

我国学术界多数意见,虽然推定的年分有不同,但都倾向认为陆羽是生于“开元”年间。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个年号,也即是肯定陆羽是生于唐玄宗时代。联系史籍记载的陆羽卒年,那么,现在我们能够明确地指出,陆羽是生长于玄、肃、代、德四朝的唐朝中期。

唐玄宗是唐朝在位(713-755)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陆羽的少年和青年时期,也即对陆羽思想和后来的发展有决定影响的阶段,主要就是在李隆基时期长大的。因此,要研究和了解历史环境对陆羽的客观影响,首先也应该着重对唐玄宗时的社会情况有所知道。

一提李隆基,人们往往就会和杨玉环联系起来,得出一个昏君的形象。其实,在李隆基接位初期,他在政治上还是有所抱负的。李隆基小名“阿瞒”,登基前以曹操自比,所以在他刚做上皇帝的那段时间,他重用姚崇宋璟等名臣,积极进行某些改革,不但保持了盛唐的繁荣,而且使唐朝经济、文化还继续有所发展;这也是旧史常说的所谓“开元之治”。

唐人沈既济曾描绘这一时期的盛况为“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宴然”。不过,从当时的赋税收入来说,国库可能的确是殷实的。据《新唐书》记载:是时“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九千百八十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六两为一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每年有这么多税收,国家不可谓之不丰。

唐玄宗即位以后,通过“开元之治”,一方面把盛唐进一步推向更加繁荣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唐朝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到这时也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唐朝阶级和社会矛盾的根源或焦点,是官僚豪富对于土地的兼并。唐朝初年,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沿用和普遍推行均田制度。土地兼并虽在唐初实行均田制不久就已出现,但愈演愈烈并严重到“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③这样的局面,还是唐玄宗中期或后期的事情。据记载,如李隆基为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曾多次诏令“不许买卖典贴”田地。但结果君命也没有什么效用,实际“尚未能断贫人失业、豪富兼并”④。均田制是唐朝许多政治、经济和军事法制的基矗如当时的户籍和与之相联系的赋税、劳役、兵役,原先就都是通过均田制加以固定、维护的。李隆基未能控制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大批失业的农民或逃亡求生,或沦为地主庄园的僮仆和客户。这样,过去政府掌握的户口愈来愈少,兵源锐减,农民的赋役也愈来愈重,阶级和社会矛盾便随之更趋尖锐复杂了。以兵役为例,唐朝原先实行的是府兵制,均田制为地主庄园的急剧发展受到破坏以后,不得不改行募兵制。雇佣兵长期辖属某一将领,这就诱导产生了后来方镇割据。关于这点,在李隆基的诏书中也屡屡提及:“猾吏侵渔,权豪并夺,故贫窭日蹙,逋逃岁增。”①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就是这时这一社会实况的逼真写照。如前所说,如果李隆基在接位初年还想有一番作为的话,在他的努力中当他愈来愈看到再也无法控制这些矛盾时,信心就消失了,变得消极沉沦了。所以,后来李隆基由主张吏治,很快便转向乞灵于儒道。开元二十六年(78),李隆基诏令“宏长儒教,诱进学徒”②,规定乡乡设乡学,大力提倡习儒。与此同时,他还竭力推崇道教,亲注《道德经》供人学习,下令道士、女冠犯了罪, “所有州县官不得擅行决罚”③。李隆基幻想借助儒生道士的教化,能使社会迅速安定下来。在这样愚蠢思想的指导下,他自然也就不需要贤相能臣了,而把朝政先后悉付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外戚杨国忠,内廷交权于宦官高力士。至于李隆基本人,他不想也不敢再看到日趋恶化的社会形势,自此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腐朽淫逸生活,使皇皇盛唐,也在他的手上,由极盛一天天走向败落。

陆羽知世和确定人生道路的年代,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由盛到衰的大转折时期。因此,陆羽后来的生活、发展以及下面要谈的思想、性格等等,就无不带有这一时代的印痕。

如陆羽的离庙学文,就清晰显示出受这一时代的影响。如所周知,陆羽是由和尚收养长大的弃婴,他自幼生活在终朝木鱼经声、通宵坐禅修行的寺庙中间。照理,他对佛事经文,长年耳濡目染,长大剃度为僧,这是必然的发展。可是,由于当时李隆基尊儒崇道,佛教处于失势和低落的境况,这可能就是决定陆羽不愿从佛的主要原因。陆羽不愿学佛,那么为什么不习其他而又专习“孔圣之文”呢?如前所说,唐玄宗前期,特别是文化通过诏设乡学,还是有很大发展的。所以,有人称这时是唐朝文学尤其是诗歌“黄金时代”或“鼎盛阶段”。开元、天宝年间,我国诗坛名家如林,群星灿烂,如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交相映辉;使文学在李隆基时的盛唐回光返照中,成为最能引人的一条彩虹。陆羽从小聪慧好学,志趣不凡,在当时百业坠危、一花尚荣的气氛中,他当然只会趋荣避衰,通过文学的道路,去寻找他生活的乐趣和追求他想追求的功业。

陆羽的基本思想

陆羽幼年和年轻的时候,曾是一个弃婴,较长时间寄养庙中,也流落做过伶人。由这些来说,陆羽早年的生活,是极其不幸和艰辛的。陆羽的主要政治思想,自然也就是儒家思想,从现存的一些史料看,陆羽信仰或推崇儒教的思想,不是在成士以后,而是早年寄居寺院时期就萌发了。如陆羽在他所写的《自传》中讲:“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圣之文可乎?!”②说明陆羽从小对儒教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等内容,就信奉和熟悉的。在他长大以后,他对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不但尊崇,而且还亲加补充。据记载,

在他的作品中,就曾撰写有《君臣契》三卷,《江表四姓谱》八卷。这些著作,由名即知,是宣扬和维护封建秩序的。封建统治阶级器重和利用儒教的核心一点,就是它的“忠君”思想,陆羽二拒诏封,反映他不尊敬皇帝,不肯为皇帝服务,这只是他矛盾心理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在陆羽的内心深处,他对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如安禄山乱时,他作《四悲诗》,刘展反江淮时,又作《天之未明赋》,每当危及社稷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忠君思想,通过忧国忧民的诗篇,就活现了出来。据记载,他的这二首诗,“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这就是说,他的这些如泣如诉的诗句,不但凝集了他对皇上的忠心,还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在当时实际起到了鼓动大家保卫宫廷,救助皇上的作用。

由上可以清楚看出,陆羽的儒家思想是极其严重的,但他也不完全是一个儒家或儒生。陆羽的基本或主导思想,是和当时奉行的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想相一致的。即是说,他的基本思想中,有儒教的东西,也有佛道的内容,唐玄宗推崇儒道,但没有反佛、抑佛,他推行的还是先前三教合一的政治思想。陆羽幼年在寺庙生活过一个很长时期,所以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别的人更能容易接受。这一点,我们从陆羽的著作和社会活动中,也可清楚看出。如陆羽交游相善的人物中,不但有许多高官名士,也有和尚、道士。他和皎然是“缁素忘年交”,这是人所共知的。除皎然而外,他相交的僧人还有灵澈、道标,道士吴筠、女冠李冶等等。他和这些友人游聚中,除吟诗作赋相互酬答以外,也常一起共讨经义和三教学说。如皇甫冉在《送陆鸿渐赴越》的诗序中,就讲到陆羽在皇甫冉家小住时,两人在一块“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言诗,也论儒佛。再从陆羽的生活看,他曾用“无嗣为不孝”的理由,拒绝剃度,但后来他还是终身不娶,隐居独处。这有没有其他原因?不清楚;但从这符合僧规和修心、主静的道学来说,受到佛道教义的影响、约束,无疑是明显的。另如陆羽曾著《占梦》三卷,这当然是汇集民间占梦之说而成,但民间占梦的内容中,本身就集中了佛道的各种宗教唯心主义思想。因此,从上述这些来说,陆羽的基本或主导思想,应该是一种以儒为主,儒、佛、道兼有的思想。

当然,陆羽的基本思想或主导思想,并不是他的全部思想。一个人的思想,是一个复杂和不断发展的体系,在陆羽的各种认识和行为方面,受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制约,他还有各种各样的具体思想。也举例说,以陆羽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言,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他在精神上,就长期处于一种积极昂扬和消极颓丧的矛盾状态。如果我们把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历史背景,简单概括为是一种经济、文化的继续繁荣和政治日趋腐朽黑暗的矛盾结合的话,其繁荣上升的一面,激发和决定了陆羽对人生、事业的积极态度。用现在的口语说,陆羽是一位在逆境中自学成材的典范。如他为了学习儒学,历试贱务而不辍,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他为了编写《茶经》和其他许多著作,“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①;广泛调查,博览群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在成功的道路上一步一印,执着进取,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博学多才的杰出学者。在为人处世上,他严肃笃信,“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①。这些都表现了陆羽积极昂扬的精神一面。但面对社会黑暗和坠危的一面,如陆羽在《自传》中所说,他平时“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②,又显示出他对人世的怨尤郁悒、迷惘失悔的心理。这个例子和上面陆羽的基本思想,说明这位历史伟人,并不是先天的圣哲,他的思想、实践和成就,仍然是受他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决定的。

陆羽的主要成就

陆羽之被尊为“茶圣”或我们现在所说的茶叶专家,基本上是他逝世以后的事情。在他生前,他虽然以嗜茶、精茶和《茶经》一书就名播社会或已有“茶仙”的戏称,但在时人中,他还不是以茶人而是以文人出现和受到推崇的。这是因为其时茶叶虽在《茶经》问世以后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但时属初创,其影响和地位,无法和古老的文学相比。其次,《茶经》一书,是撰于陆羽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之后,即陆羽在茶学上的造诣,是在他成为著名的文人达士以后才显露出来的,是第二位的成就。

《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笔者是从万国鼎撰于公元“758年左右”①说。而陆羽通儒硕学,步登文坛,是在天宝五年至十一年(746-752)间的事情。陆羽是由李齐物推入士途的。天宝五年李齐物贬官竟陵时,陆羽还身在伶界,被李齐物发现后,才弃伶到“火门山邹夫子墅”读书。但至十一年崔国辅谪任竟陵司马时,陆羽便学成名遂,文冠一邑了。据记载,崔国辅到竟陵以后,与陆羽“游处凡三年”,“谑笑永日”,并把他们唱和的诗还汇刊成集。如果在这时陆羽还未成名,崔国辅是不会与之交游的。因为崔国辅在当时是以才学名冠全朝的。据记载,在他贬竟陵前一年,杜甫献《三大礼赋》,唐玄宗奇其才,诏试文章,命崔国辅,于休烈为试文之官。由此可以看出,要是崔国辅的学问在臣僚中不出众,也不会选他做杜甫的考官。另外,崔国辅以诗词尤其是以古诗见长。《河岳英灵集》载:崔国辅的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短章,古人不及也。”①陆羽与崔国辅游处三年,不但名声由崔而更加显要,同时,他也从崔国辅身上,当然进一步学到不少学问,关于陆羽在崔国辅贬竟陵前即已成名的事实,这从李齐物回京复东宫以后,荐举诏封陆羽为“太子文学”这点,也可得到某种印证。事实是陆羽不但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如权德舆所记,他从信州(今江西上饶)移居洪州(今南昌)时“凡所至之邦,必千骑郊劳,五浆先辣;后来由南昌赴湖南时,“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②。所到一处,每离一地,都得到群众和友朋的隆重迎送。社会上所以对陆羽有这样礼遇,如权德舆所说,不是因为他茶学上的贡献,而是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③,还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地位。所以,从上面的种种情况来看,陆羽在生前和死后,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象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

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

但可能他受当时社会上某些名士“不名一行,不滞一方”的思想影响,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所以,反映在学问上,他不囿于一业,而是涉猎很广,博学多能。

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①。

有人会不会怀疑这是否说过了头呢?没有,因为所有这些分析,都是以一定的信史作根据的。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么按照现代的学科或专业,要分还可以分细些。

如果我们笼统称陆羽是一位历史学家,除去他编著过《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志》和《吴兴刺史记》等一些史学著作外,他还是一位考古或文物鉴赏家。据皎然在《兰亭石桥柱赞》的序文中称,大历八年(773)春天,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邀陆羽等同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为什么请陆羽鉴定,陆羽为什么有这么多知识?皎然说得很清楚:“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①再如我们称陆羽是一位地理学家,细分,他还可以说是一位研究山水和编写地方志专家。如独孤及刺常州时,无锡县令为整修惠山名胜,“有客竟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②还特意请了陆羽当“顾问”。说明陆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对地理尤其是对山水是有研究的。陆羽在流寓浙西期间,为湖州、无锡、苏州和杭州,曾编写了《吴兴记》、《吴兴图经》、《慧山记》、《虎丘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多种地志和山志,说明他对方志的学问也是很感兴趣和极有研究的。

刘长卿曾诗赞陆羽:“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陆羽在《六羡歌》中也自吟:“不羡黄金纎,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微信视频号:清音摆渡 | contact@abcxyz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