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悲剧

开卷有益 | 2009-06-11

有一天,我在乡下看到有位老农把一头大水牛栓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我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它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语气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掉的,从来就是这样的。”我有些迷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不会呢?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拔出来了吗?”这时,老农靠近了我,压低声音(好象怕牛听见似的):“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给栓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呆着,有时撒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是那时候它的力气小, 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子, 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心思跟这个木桩斗了。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我想它肯定会挣脱木桩去吃草的。可是,它没有,只是叫了两声,就站在原地呆呆地望着草料了。你说,有意思吗?”我顿悟。原来,约束这头鹿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自己用惯性设置的精神枷锁。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是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牢狱,终生与幸福无缘。想想看,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谁能我们拥有自由

做别人的尾灯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先生。早听说李先生创业的传奇了,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五年前,李先生还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事。他的老板不但是个在多国拥有众多公司的大企业家,同时还是个教授,是学者型商人,既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又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李先生就是冲着这一点,进了的公司。由于李先生勤奋,肯动脑,老板很快就提拔做了部门经理,专管家具的销售。也一直做得没什么差错。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家具,标价是二十万元。可不知为什么,放了四个月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价。好不容易有一天,一位顾客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问了价格后,就一直想压低点,问李先生,十八万元卖不卖。李先生也很想把这套家具出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一万元钱的浮动权限,偏偏那位顾客也固执,说十八万元不行就不买了。僵持了好久,李先生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不敢擅自做主,这笔生意就这样黄了。过了两天老板回来,李先生汇报了这件事。老板有些不悦,说,你没看到现在这套家具已经很难脱手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有什么买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别说十八万元,就是十七万元你也应该卖的,不然,下次连十六万元恐怕都没人要了。

李先生有些委屈地低着头,心想我那有那么大的胆子呀。看见的样子,老板宽厚地笑笑说算了,先开车送我,我们一起去吃饭吧。他们上了车,李先生发动了车子,空中有些雾,路上的车子很多,走得有些慢。过了十几分钟,雾越来越大,路况都看不太清了。老板倒不着急,一边由着慢慢蜗牛似地在车流中爬,一边和说这话。李先生,在这样的大雾天气开车,你怎么样才能走得更安全?李先生说,只要跟着前面车子的尾灯,就没什么事。老板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如果你是头车,你该跟着谁的尾灯呢?李先生听了,心中一阵震动,是呀,如果自己是头车,又有谁会给自己指路?老板的眼外之意一下就领悟了:在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依靠上司,让上司替你拿主意,也使你不用分担责任。可是特殊情况下,你应该用自己的慧眼,看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利弊,选择自己的方向。比尔.盖茨能跟谁?只会跟在别人的尾灯后面的人,永远不会领头的。这以后,李先生工作得更加出色了,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个新的别人没有开拓的创业领域,通过自己的奋斗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很快就成功了。他的创业秘诀就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做别人的尾灯。 

(生命的悲剧)和(做别人的尾灯)这两个故事是有关联的,连在一起看会有更佳的效果。这两个故事互为注解,要想做别人的尾灯,就必须拥有自由的头脑,依靠自己的思考选择自己的方向;要想拥有自由的思想,就必须有期望做别人尾灯的意志,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想追求自己更有价值的人生吗?如果是那样,那么就得拥有自由思维的头脑和做别人尾灯的意志。否则,就请老老实实地跟在别人的后面过着象那头牛一样“令人满意的”生活,就请不要再怨天尤人了

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个看似自作聪明的小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你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离开那看似最赚钱,却不再进步的地方.

谭顿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刚到美国时,却必须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事实上,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没两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潮、才会赚钱;而地段差的地方,当然生意就较差了!很幸运地,谭顿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在一家银行的门口,那里有很多的人潮..过了一段时日,谭顿赚到了不少卖艺钱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别,因想进入学校进修,在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也和琴技高超的同学们互相切磋;于是,谭顿将全部时间和精神,投注在提升音乐素养和琴艺之中....在学校里,虽然谭顿不像以前在街头拉琴一样赚很多钱,但他的眼光超越金钱,转而投向那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

十年后,谭顿有一次路过那家银行,也发现昔日老友-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赚钱的地盘」拉琴,而他的表情一如往昔,脸上露着得意、满足与陶醉。当黑人琴手看见谭顿突然出现时,很高兴地停下拉琴的手,热络地说道:兄弟啊,好久没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谭顿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名字,但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也是个好地盘、也很好赚钱吗?「还好啦,生意还不错啦!」谭顿没有明说,只淡淡地说着。那黑人哪里知道,十年后的谭顿,已经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献艺,而不是只在门口拉琴卖艺呀!

我们会不会也像黑人琴手一样,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不放,甚至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我们的才华、我们的潜力、我们的前程,会不会因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白白地断送掉的人,必须懂得何时抽手,离开那看似最赚钱,却不再进步的地方;人,必须鼓起勇气,不断学习,再去开创生命的另一高峰啊!生命是罐头,胆量是开罐器,要握着有胆量的开罐器,才能打开生命的罐头,才能品尝里头的甜美滋味!您是不是也和黑人琴手一样,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不放,甚至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想想看我们的生活现况或是梦想愿望是否有因为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因而改善生活或是实现愿望呢?要这样子过一辈子吗?这样的生活能实现梦想吗?能让家人过更棒的生活吗?再高级的奔驰汽车都会在后车箱上放置一颗备胎...我们人生当中是否已经找好备胎呢?眼前是一帆风顺,但是如果可以在得意的时候先想出退路,就不会在失意的时候,急急忙忙的去找寻出路....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曾经说过:看一个人有什么成就,可以看他晚上的时间在做什么。如果能够善用七点到十点钟的人,它的成就将比一般人高出两倍。


微信视频号:清轻我唱 | contact@abcxyz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