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东坡印象
有声读物 苏轼 | 演播:康震 | 2010-02-15
07:55处,三白饭和三毛饭的故事
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 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答曰:‘一撮盐,一楪萝卜,一盌饭,乃三白也。’” -- 宋·朱弁《曲洧旧闻》
苏轼曾对刘贡父说:“我和弟弟在学经义对策、准备应试时,每天吃三白饭,吃得很香甜,不相信人间会有更好吃的美味。”贡父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刘贡父听了大笑。
过了很久,刘贡父写请帖给苏轼,请他到家里吃皛“(jiǎo)饭”。苏轼已忘记自己对刘贡父说的话,就对别人说:“刘贡父读书多,他这‘皛饭’定是有来由的。”等他到了刘贡父家吃饭时,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贡父用“三白饭”开的玩笑,便大吃起来。
吃完饭苏轼告辞出来, 临上马时对刘贡父说:“明天到我家,我准备毳(cuì)饭款待你。”刘贡父害怕被苏轼戏弄,但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第二天便如约前往。
两人谈了很久,早过了吃饭时间,刘贡父肚子饿得咕咕叫,便问苏轼为何还不吃饭。苏轼说:“再等一会儿。”像这样好几次,苏轼的回答老是这句话。
最后,刘贡父说:“饿得受不了啦!” 苏轼才慢吞吞地说:“盐也毛(冇,音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
刘贡父捧腹大笑,说:“本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报昨天的一箭之仇,但万万没想到这一点!”苏轼这才传话摆饭,二人一直吃到傍晚,贡父才回家。
14:12处,东坡画扇的故事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 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⑧逾:走出。⑨逋(bū):拖欠。
18:14处,胸有成竹的故事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