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 II
一起旅行 | 2013-02-19
进入跨越时空的梦境,先从枕头开始。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磁州窑白釉剔刻花卉诗文长方形枕 | 宋 | 大图 | 细节
唐宋时期,瓷枕很流行。可以想象睡木枕(比如警枕)或藤枕(夏天用相当舒服),但瓷枕(据说还有铜枕)是不是太硬了点?从宋人爱往枕头上刻些诗文警句上看,也许瓷枕只被用来做装饰;可很多文献小说里关于瓷枕的记录,比如冯梦龙《醒世恒言》里的“莫贪瓷枕误黄粱”,又如乾隆的“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又貌似瓷枕确实被应用。
到底宋人是不是真睡瓷枕,我搞不清楚。我能搞清楚的,是一件与枕头有关的风流韵事 :-)。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白釉珍珠地划花鹦鹉纹枕 | 宋 | 大图 | 细节
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这个公主可不象“羔羊”般认命,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与唐僧玄奘的徒弟辩机偷情多年,育一儿一女。本来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倒霉就倒霉在一个枕头上。高阳把本来只属皇家的金宝神枕送给了辩机,不料被小偷偷去。小偷被抓后,招认枕头偷自辩机的禅房,于是一切浮出水面。后来辩机被腰斩,玄奘念师徒之情将其遗物收于大慈恩寺;传说深夜常常可以听到辩机的哭声。
首先,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再送情人东西,千万别送很特别,尤其是独有的;即便是称呼,最好也别用名字,只用honey,darling 等统称代替。5哈哈哈~~~不开玩笑的说,良心才是最温柔的枕头;要想安眠,还是别做亏心事啊~。
其次,这个故事的真伪,学界至今仍有争议。从《旧唐书》的无,到《新唐书》的有,再到《资治通鉴》的添油加醋,情结越来越精彩,越来越象是八卦野史。看客如我们,千万不要当真;再没有足够证据的时候,更不要对古人妄加评论。别说是古人了,即便是关于现代人的八卦新闻,又有多少能真拿来评论一个人呢?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青釉虎子 | 西晋 | 大图 | 细节
虎子,是古代溺器,俗话说就是便壶,尿盆;可以说是马桶的同门前辈。到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叫李虎,因为虎子犯忌,所以为了避讳,改叫兽子或马子。
现在有些地方称自己的女友为马子,要真是取意与此,那。。。实在是有点儿太。。。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黄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贲巴瓶 | 清乾隆 | 大图 | 细节
贲巴瓶是藏传佛教重要法器只一。梁羽生武侠小说《冰川天女传》中描写过的金瓶,就是金质的贲巴瓶。贲巴瓶也叫藏草瓶(藏人在瓶中里放水插草礼佛),是灌顶仪式上不可缺少的法器;进贡给清廷以后不知为什么特别为皇室所喜爱(估计是看上去像观世音的净水瓶),仿着样子烧了不少。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绿地粉彩番莲纹喇嘛塔 | 清乾隆 | 大图 | 细节
别看清朝离现在也没多远,这类喇嘛塔在拍卖会上是拍出过几百万元天价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指塔。关于塔的形状,有这样的传说。佛陀将要涅磐的时候,弟子问,日后如何供奉。这位釋迦王子也不答话,起身,默默将袈裟叠成四方形,在袈裟上倒扣了一个自己化缘用的钵,然后把禅杖立于钵上,就此闭目而去。后世弟子就按四方袈裟+倒扣钵+禅杖的样式修了塔(仔细看看,还真象),里面供奉佛陀的舍利子。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豆青釉地开光粉彩山水纹海棠式瓶 | 宋 | 大图 | 细节
相对来说,粉彩是新品种。别看看上去“俗”了些,但也是价值连城的宝物。马未都说瓷器之艳压群芳话粉彩里说过一个故事,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曾把一个粉彩瓶做了几十年的台灯灯座,后来在苏富比拍卖了四千一百五十万港币。看了看我拍的这张海棠瓶,还真象台灯灯座 :-)。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钧窑天蓝釉六方形盆奁 | 北宋 | 大图 | 细节
奁,读连,是古人盛放化妆品的小匣。这个小家伙貌似不起眼,和我们现代用的餐具好像也没什么不同,但“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说的就是这类瓷。马未都在五彩珍瓷那集里介绍过钧瓷,还提到了钧瓷的“蚯蚓走泥纹”特征,仔细看看这个奁,好像还真是这样。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钧窑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 北宋 | 大图 | 细节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钧窑天青釉托盘 | 北宋 | 大图 | 细节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青花 | 宋 | 大图 | 细节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青花山水人物纹静水碗 | 宋 | 大图 | 细节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盆 | 北宋 | 大图 | 细节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汝窑青釉洗 | 北宋 | 大图 | 细节
传说釉中加了玛瑙,所以极稀少,也极珍贵。马未都说陶瓷收藏 第三回 稀世珍瓷里说,雍正时候,宫中只有汝窑瓷器三十一件,台北故宫有二十一件,目前全世界只有六十七件。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 大图 | 细节
照的太黑了,顺便提醒诸位,馆内不能开闪光灯。老婆很喜欢这个坐像。后来查了一下,制作者石叟,是明崇祯时期的僧人,雕刻大家,擅长制作嵌银丝的铜器。他的作品上常有嵌银的“石叟”签名。所以这座观音像叫“石叟”款。别小看这和尚,想当初,能拿件“石叟”款的器具把玩,可是见相当风雅有面子的事情。他的作品在英国展出时也曾红极一时。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 宋 | 大图 | 细节
大千世界的纷纷扰扰,经过TA的的折射,余下的是安详,是悲悯。你有所求,TA必已听见。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看青花的孩子
无意拍到对面看青花的孩子;求知的眼睛里还带着微笑。尽管小家伙也许并看不出什么门道,但看到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参观,还是挺高兴的。很多年以前,传统文化是被革了命的。于是就有了一批没了根,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流民。他们蔑视传统,看轻道德,心灵上无所依靠,行为上无所顾忌。
02.19.2013 摄于国家博物馆 | 看佛像的青年
时间是治愈一切怪病的良药;希望,在这些孩子们身上。